撲克賽熱捲全球專家指澳門具發展優勢 博企政府推動配合成關鍵

撲克競技熱潮愈發高漲,隨着世界各地重新開放邊境,今年除了內地不同省市陸續舉辦賽事外,著名的亞洲撲克巡迴賽(APT)則在剛過去的周末在台灣圓滿落幕,相關獎池及參賽人數等均打破紀錄,賽事也為當地帶來不少商機。近年澳門亦大力推動「旅遊+」政策,Allin特意專訪撲克專家張賦亮及澳門負責任博彩協會會長宋偉傑,了解撲克在澳門發展的可行性。張賦亮認為,撲克競技在澳門具有相當的優勢,而且可以帶動周邊消費,同時為澳門開拓新的客源。宋偉傑也認為,澳門舉辦撲克比賽也不是難事,關鍵在於有沒有營運商承辦活動,以及政府相關部門是否配合。

宋偉傑表示,撲克不論在內地還是全世界都可以作為一項競技運動,世界各地亦舉辦很多國際賽事,如果比賽可落戶澳門,對於旅遊及體育競技推廣方面,都是一件好事。雖然撲克與博彩元素相關,但從鄰近地區近年舉辦的賽事來看,收益主要是來自參賽者的報名費,當中大部分撥入獎池作為獎金,而其餘款項可作為營運費用及慈善活動等。賽事亦會吸引很多國際級的頂尖撲克運動員及團隊參與,隨着頂尖高手雲集,也會吸引愛好者及旅客慕名而來,豐富澳門的旅遊元素,從而帶動澳門的旅遊消費,達至「旅遊+體育」的效益。

對於澳門舉辦大型撲克賽事的難度,宋偉傑指出,過往澳門亦曾舉辦過撲克賽事,主要是由博彩中介推動籌辦,而六博企在競投賭牌時,亦曾承諾會承辦非博彩的活動,包括體育盛事,宋認為撲克比賽也屬其中一種,相信博企有專業團隊可研究具體的籌辦方案,亦可引入專業籌辦賽事的團隊加入參與。宋指出,相對於大賽車需要封路配合,選擇舉辦撲克比賽的場地相對容易,並不一定賭場舉辦,例如澳門有不少會展中心、大型酒店宴會廳、體育館等硬件配套設施皆可舉辦,關鍵在於有沒有營運商承辦活動,以及政府相關部門是否配合。

本身在內地有多年籌辦賽事、經營撲克俱樂部的張賦亮也指出,德州撲克起源於美國,有良好的外國群體基礎,近年發展趨勢迅速,估計全球有超過1億個玩家,可以為澳門開拓一批新客戶,從而帶動周邊消費,而且和傳統賭場項目並不衝突,可以促進澳門的多元化發展,並提高賭場的知名度和豐富澳門旅遊元素。

張賦亮以2022年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世界撲克系列賽(WSOP)為例,為期50日的賽事共有約19萬人參賽,總獎池高達3.3億美元,倘賭場以收益率13%來計算,即帶來近4,300萬美元的收入,除此之外,亦為當地帶來不少人流及優質客人,同時也帶旺賭場的其他項目及消費,如酒店、餐飲及購物等,而澳門正值強調開拓外國客源及多元化發展,他認為是撲克競技發展的好時機。

過往撲克作為博彩項目已吸引不少愛好者到澳門耍樂,對內地客而言,相對於世界各地其他賭場,澳門除了地理位置上便利、生活習慣及語言沒太多障礙外,澳門賭場的信譽亦是相當高,不會發生賴帳或「出千」問題,是一個相當大的優勢。不過,張賦亮亦認為,舉辦大型的撲克賽事除了硬件設施外,也需要人力資源及相關培訓,由於過往賭場偏重發展百家樂,撲克的發展相對緩慢,資源較為缺乏,需要博企及政府牽頭籌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