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近日公佈「香港人參與賭博活動情況」研究,結果顯示香港居民2021年的賭博比率比2016年大跌22個百分點,料可能與疫情導致的社交限制有關。而參與賭博的原因最多是為了娛樂佔28.6%,反而為贏錢而賭博的比率低至12.2%。在行業分類方面,以從事建造業的人士最大機會參與賭博,比率達59%;至於收入方面,月入約4.5萬元的人士最大機會參與賭博。
研究由平和基金委託港大進行,調查於2021年8月5日至9月15日進行,以電話訪問2,006名15歲以上人士,及向16間學校收集564份問卷調查。結果顯示香港人於2021年的賭博比率為39.5%,遠低於2016年的61.5%,與2005年平和基金首次進行研究時的80.4%相比更有非常明顯的下降趨勢。賭博原因最多的是為了娛樂,佔28.6%;其次是為了碰運氣佔22.8%和社交的16.3%,反而為了贏錢的僅有12.2%。
而行業方面,以從事建造業的人士最大機會參與賭博,比率達59%;其餘比率較高的行業依次為金融業、運輸及物流業,以及零售業。
至於收入方面,個人收入介乎2萬至4.49萬元的港人最大機會參與賭博,比率為58%至62%。
此外,中學生參與賭博活動的比率亦由2016年的21.8%下降至2021年的15.9%,與2005年的32.3%相比大幅下降。學生最常參與的賭博為麻雀及撲克,佔83%。至於打工仔或退休人士最常參與的賭博是賭馬,分佔42%至43%;失業人士則最常賭波,佔比達33%。
不同年齡層人士對賭博活動偏好亦有所不同,15至17歲人士偏好麻雀及撲克、40至49歲人士最常投注六合彩、50至59歲人士最常賭波、80歲及以上人士最常賭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