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保就業、穩經濟、顧民生」是澳門政府疫情開始至今不斷掛在「口唇邊」的口號。而澳門的六間博企為順利取得賭牌,保障本地人飯碗一直是他們堅守的社會責任。奈何疫情一拖再拖,博企面對數以千計的員工,以及現金流越見緊張的情況下,一邊要盡社會責任,一邊要「止血」,相信在現階段要想出一個較佳的解決方法確實有相當難度。而在六博企當中,永利澳門就率先推出「以股代薪」計劃一試水溫,但社會的反饋卻不太受落。澳門勞工局局長黃志雄今天(8日)出席活動受訪時表示,有收到企業或博企提出僱員的減薪方案,前提下需要勞資雙方達成協議,並要在通知勞工局10天後才能生效。他重申按照勞工法規定,僱主支付員工的薪酬必須以現金支付,不得以股票形式支付,若有關股票是作為答謝員工,所有優於勞工法的情況都可以生效。
黃志雄稱,當局一直有與提出減薪方案的博企溝通,據了解有關的協議並未生效,他又重申,僱主支付員工的薪酬必須以現金、澳門法定的貨幣支付,不得以股票形式支付,即當局若收到僱員投訴減薪,將作出處理,以保障僱員的合法權益。
黃志雄續稱,如員工同意減薪,但兩年內被僱主以不合理理由解僱,解僱賠償需用減薪前的方案。如果有關的股票是作為答謝員工,所有優於勞工法的情況都可以生效。他又希望,疫情之下勞資雙方都能互諒互讓,最重要是保就業,呼籲僱員「先就業,再擇業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