興建將近三年的青茂口岸今天(8日)下午3時正式開通,新通道主要採用「合作查驗、一次放行」的自助通關模式,與港珠澳大橋通關模式相似,且是24小時通關。開通首日,現場已有不少澳門市民及內地旅客爭相「衝關」。有訪澳旅客認為,24小時通關較為方便,將來或能吸引較多人流使用;不過,有外僱受訪時指出,口岸面積大,過關行走路程較長,走完整個口岸需時約半小時。
有從福建到澳門旅遊7天的旅客吳先生指出,24小時通關都方便,不用有通關限制,未來都會選擇青茂口岸通關,但要先看看內地城軌對接上會否方便。他又指內地與澳門的口岸增多,對到澳門旅遊有更大的吸引性。
青茂口岸開通,除吸引旅客過關外,今天下午2時許亦見有大批市民預早到達口岸排隊,趕在開關時第一個「衝閘」。排頭位的市民指出,之前港珠澳大橋及關閘新口岸開通時都是排第一位過關,而今日亦是排第一名,主因是兩地政府都出資很多公帑建設口岸,作為市民應該去體驗一下是否好用。該市民又指,「合作查驗、一次放行」的模式對純粹過關的人比較適合,而交通配套就一般,覺得內地那邊較好。
不過,有澳門外僱受訪時則指,今日試行青茂口岸後發現,口岸內地方的配套略有不足,商戶較少,而口岸面積大,過關行走路程較為長,過關走完整個口岸約需時半小時左右。該外僱續稱,今日下午過關人流不算多,未知口岸高峰時可承受多少人流,又認為青茂與關閘比較,關閘出境後配套較為多元化。
澳門治安警青茂出入境事務站副警司梁英東表示,青茂口岸啟用首日整體運作順利,人流有序,今日口岸已全線開放50條出入境合作快捷查驗通道、2條人工通道,整體秩序良好;又預料十一黃金周將迎來過關高峰,會加派人手處理。
青茂口岸澳門邊檢大樓位於青洲何賢紳士大馬路及鴨涌馬路交界,三樓為離澳大堂,二樓為抵澳大堂,青茂口岸主要採用「合作查驗、一次放行」的自助通關模式,出入境各設50條自助通道及各設有兩條人工通道,並實施24小時通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