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內地媒體綜合報導,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局長廖進榮日前在第九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上,介紹打擊跨境賭博犯罪情況。廖進榮據初步統計指,國內涉賭資金每年流出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,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之下,經濟金融安全風險亦隨之增加。當中資金鏈的監管上,支付服務提供商、第三方機構、商戶和電子商務平台都存在不同程度漏洞。不過近半年來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。
廖進榮表示,截至8月底,內地破獲各類跨境賭博案件7,000多宗,包括犯罪嫌疑人5萬多人,打擊涉賭平台有1,000多個,查獲涉案資金流出1萬多億元人民幣,並且對涉賭支付機構開出了1.15億元人民幣的史上最大罰單。
廖進榮又指,資金鏈是打擊跨境賭博的關鏈,也是整治最為困難之處,從犯罪形態看,一些賭博集團利用虛擬貨幣收繳、轉移賭資,由於新的數字貨幣通道不能凍結,而且匿名之下難以追蹤,為整治工作帶來很大挑戰。另外,在大量賭博的過程中,存在對開設銀行帳戶支付功能審查把關不嚴、支付機構對可疑交易監管不力、風險控制不力,甚至行業從業人員與犯罪集團合謀獲利等問題。
廖進榮續指,跨境賭博集團經常與各種外國勢力勾結。由於企業主輸掉了賭注,導致很多好的項目被海外企業控制,擾亂正常秩序,直接威脅到中國的經濟安全。不過,近半年來,專項治理工作同步開展,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。他指出,過去賭博集團、電信詐騙集團利用第四方支付和洗錢渠道轉移非法資金時,非法金融部門收取2%的費用。最近,有人檢測到收費已經達到4%。主要原因是打擊力度加大,流通困難。
他又提出三項建議,包括:一.金融部門加強賬戶管理和風險控制,提高異常交易高風險賬戶識別能力,實行客戶實名制;二.定期開展金融風險評估和排查,完善跨境賭博案件和線索通報機制。同時也希望金融部門能與公安部門商討,打擊虛擬貨幣用於跨境賭博資金轉移問題的專項措施;三.加強政策研究,不斷完善涉賭資本治理法律法規,運用科技探索建立涉賭資金交易平台,提升和完善涉詐資金攔截系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