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門武漢肺炎疫情惡化,昨今兩日共出現4宗病例,昨日(18日)出現2宗新輸入病例,而昨晚亦再發現1宗疑似病例,並於今日確診;另1宗新增病例是第14例患者的兒子同樣在今日確診,累計個案增至17宗,4人均送往山頂醫院隔離病房治療。澳門政府已調整檢疫措施,由外地(非中國)返澳並出現症狀的任何人士,包括旅客、外僱及本地居民,如前往醫院求診並作檢測,不會再讓其回家等候檢驗結果,而須留在醫療機構,以減低社區活動感染風險,並即時執行。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晚上再發批示,指明日(19日)起禁止非中國外地僱員入境,但中國內地、香港及台灣居民的外僱除外。
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,澳門昨日上午錄得第14宗確診病例,女患者是一名印尼籍外僱隨行家屬,於3月17日乘坐國泰航空CX718(座位47F)由印尼雅加達到達香港,再乘「金巴」經港珠澳口岸入境時,被發現有發燒症狀,隨即送往山頂醫院特別急診,就診時被分類為「中度風險」個案,經診治和取樣作病毒核酸檢測後,由其丈夫駕車返回住所,回家後沒有外出,確診後由專車接到山頂醫院隔離病房住院治療。
第15宗患者是一名31歲菲律賓籍外地男僱員,任職酒店侍應,最後上班日期是1月26日,翌日至3月15日回菲律賓探親,3月16日由菲律賓經香港到達澳門,3月17日因牙痛了3天、皮疹1天到鏡湖醫院急診就診,分類屬「中度風險」個案,經診治和取樣作病毒核酸檢測後返回住所。今日下午顯示結果為陽性確診,亦已送往山頂醫院隔離病房治療。澳門衞生局表示,已通知市政署到兩宗患者的住所清潔消毒,並調查病人的詳細行踪及密切接觸者。
第16宗患者是19歲英國女留學生,週日(15日)與4名同學乘坐新加坡航空SQ317,座位為64H,從倫敦希思羅機場到達新加坡,再於翌日早上乘坐新加坡航空SQ856,座位為40B,由新加坡抵港,其4名一同由英國回來的同學被列為密切接觸者,2人為澳門居民,沒有發熱或呼吸道病徵,已送往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進行14天醫學觀察。另外2名同學為香港人,1人身處香港,另1人身處內地,衛生局已將有關人士資料通報香港及內地相關衛生部門跟進。由於患者在港珠澳大橋口岸入境時,已安排進行家居醫學觀察,在家居一直在獨立房間隔離,同住家人被列為一般接觸者。
而第17例確診患者,為第14例的兒子,目前在醫院隔離治療,情況一般。其父3月18日下午亦出現發熱病徴,首次檢測為陰性,在48小時後將安排進行第二次檢測。
澳門新聞局於昨晚再發新聞稿,指澳門發現一宗疑似病例,為19歲女性,澳門居民,留英學生,於3月16日從英國經香港到澳門,被澳門衞生局口岸檢疫人員按當時的措施要求居家醫學觀察14天,今日其喉部唾液樣本經核酸檢測對病毒呈初步陽性反應。患者情況一般,無自覺不適,現已由救護車送山頂醫院特別急診,作進一步咽拭子檢測以確診。
有關政府調整檢疫新措施方面,山頂醫院醫務主任李偉成在記者會上表示,由於最近確診的2宗病例在確診前評定屬「中度風險」,有條件在家居隔離等候結果才讓回家,但政府因應疫情發展作調整,尤其一些東南亞國家可能有不少個案。他又稱,上述兩宗病例的患者在醫院取樣後,對自己活動都有所節制,但由於不希望再有任何風險出現在社區,因此調整在醫療機構的治療措施,呼籲今日起需在特別急症人士要耐心等候檢測結果。
澳門衞生局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表示,近日的確診個案全由外地輸入,並於入境口岸檢疫時發現,反映口岸檢疫工作的重要性,因此外地返澳人士如不遵守醫學觀察措施,衞生局會立即採取強制隔離措施,有需要會要求治安警協助執法,違反者會被控違犯《傳染病防治法》規定的罪行和違令罪,最高2年徒刑。
昨晚特區公報刊登行政長官批示,根據《傳染病防治法》第25條的規定,自3月19日零時起,禁止所有外地僱員進入澳門,但中國內地、香港和台灣居民身份的外地僱員除外。有關批示考慮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在世界各地不斷擴散,為防範外來感染個案的輸入,保障澳門居民的健康。批示規定,基於公共利益,尤其是防治疾病、緊急救援,以及維持澳門正常運作或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例外情況,衞生當局可豁免外地僱員遵守禁止入境的限制。
另澳門政府又宣佈,自今晚7時起旅客乘搭金巴將採取實名制,若體溫高過攝氏37.3度便不能上車,旅客會被交回屬地口岸處理。